三百多年前的一位女民族英雄,你知道吗?
一部年代久远的老电影,一位令人怀念的女英雄
1979年,一部关于一位女英雄的电影在全国各地隆重上映了,影片已经上映便反响强烈,观者如潮,好评不断。人们对片中女英雄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对其被敌国羁押后坚贞不屈的气节敬佩不已,而她最终能回到故土与亲人团聚的结局总算是让人松了口气。整整四十年的光阴过去,这位女英雄的名字至今却深印在我的脑海里面,一直没有忘怀。
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傲蕾.一兰》。其内容大致如下:
1643年秋,精奇里江畔的达斡尔族多音部落迎来了额苏里部落奥布库的定亲马队。奥布库和铁匠希尔奇伊的女儿傲蕾·一兰定了婚,双方约定冬天举行婚礼。
冬天刚到,沙皇俄国派遣远征军入侵到精奇里江流域,给这里的人民带来了灾难。入侵者枪杀了多音部落的头人奥尔迪,以欺诈手段掳去了希尔奇伊,用鞭挞迫其为他们效劳,希尔奇伊没有屈服,他用生命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俄军用火枪、大炮屠杀达斡尔人民。
一兰武艺高强,她一箭射断了入侵者的"双头鹰"旗,被推为多音部落的首领。为了乡亲们能够安全转移,她毅然决定去做人质。在各族百姓的英勇斗争下,入侵者于1646年被赶回雅库茨克。雅库茨克的商人哈巴罗夫认识到一兰是他们打开黑龙江的一把钥匙,愿以全部财产来换一兰,但俄军司令拒绝了他,把一兰送到莫斯科交给了沙皇。
一兰被送入监牢,饱受酷邢和劳役,但她始终不屈。沙皇对她无计可施,只得又命第二任远征军队长哈巴罗夫把她押回黑龙江。一兰回到阔别7年的故乡,眼前一片荒芜,过去和平幸福的生活景象已不复存在,侵略者成了这里的主人,横行无忌。
一兰的刚强赢得了远征军队员叶菲姆卡的同情和友谊。在雅克萨,她见到了双目失明的母亲,母亲帮一兰逃出了虎口,但自己却被入侵者打死。哈巴罗夫散布一兰归顺沙皇的谣言,使众多民族部落产生误解,奥布库也带领人马离开了她。
一兰以行动使部落民众相信她还是过去的一兰。入侵者遭到各族百姓的强烈抵抗,远征军军心涣散,哈巴罗夫被沙皇召回。叶菲姆卡乘机逃到赫哲部落,向奥布库说起一兰的英勇表现,奥布库悔恨交加。
一兰来联合赫哲族兄弟,双方误解消除,共同对敌。清政府派人来抚慰各部,并约定待大军到来时,各路人马密切配合,聚歼入侵之敌。斯杰潘诺夫率远征军进攻,一兰率各族勇士打击入侵者,清朝援军开到,远征军被全歼,斯杰潘诺夫被一兰一箭射死。
一兰胜利班师,在一片废墟中,她告诫乡亲们:为了重建家园,保卫芳香的花朵和果实,不要放下弓箭!
影片取材于300年前横跨欧亚两洲几个民族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的史迹,它力求“还历史原来面目”,真实、集中、强烈地再现了沙俄侵略军的残忍和达斡尔等各族人民的英勇反抗,反映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影片集中塑遁了巾帼英雄傲蕾·一兰,写了她的朴素、单纯、彪悍以及由一个纯真的达斡尔姑娘,经过斗争磨练,成长为一个领导各族人民抗击沙俄入侵的民族英雄的过程,使之成为一个符合生活真实、历史真实的有深度有力度的人物形象。
该片获文化部1979年优秀影片奖。
这部影片反映的是清朝雅克萨之战前的达斡尔人反抗沙俄东扩的斗争画卷,女英雄傲蕾·一兰的事迹一直流传至今。面对残暴的入侵者,一兰挺身而出,奋不顾身,率领部落进行殊死抵抗,在敌国监牢,她受尽酷刑,虽棍棒交加,火凌水侵,均坚贞不屈,始终保持了民族气节和尊严。影片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任何时代,面对强权、霸权和欺凌、唯有拿起武器与之抗争,才能获得敌人的尊重,才能获得和平、安定的生活。